共青团第四临床医学院委员会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训班暨 “甘草学堂”学生干部训练营(第二期)的通知

来源: 发布时间:2022-03-13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有关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落实团省委和校团委有关学生干部作风建设的相关要求,深化学生组织改革,抓干部培训,促组织建设,为党培养和持续输送一批具有忠诚政治品格、浓厚家国情怀、扎实理论功底、突出能力素质的青年政治骨干,为服务学院各项工作和事业发展储备青年政治人才,院团委研究决定举办第二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训班暨学生储备干部“甘草学堂”。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组织性质

“甘草学堂”是由院学生党总支领导、院团委主办的优秀团员青年的素质拓展学堂,是浙江中医药大学第四临床医学院团校的主要办学模式。学院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自我教育与组织培养相结合的原则,实施系统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体系,培养具备优秀综合素质为背景的复合型人才。

二、参与对象

学院2021级、2020级、2019级现任团学组织干部

学院2021级、2020级、2019级现任班长、团支书

已参加“甘草学堂”(第一期)的学员除外。

三、培训安排

活动安排

主讲人

培训时间

参加人员

开营仪式

/

3月16日

13:30-14:00

全体学员

学生干部新媒体素养与新闻写作

金鑫俊

3月16日

14:00-15:00

全体学员、学院信息员

校级学生组织干部交流

雷善言

3月16日

15:00 -15:30

全体学员

班级与小组团建

/

3月16日

15:30-16:00

全体学员

学生干部的工作方法与素质形象

钟铁城

3月16日

16:00-16:50

全体学员

学生干部心理健康素质培养

丁艺雪

3月26日

9:00-9:50

全体学员、心理委员、寝室长

基础党务、团务素养及能力训练

吴俊蔡吴凡

3月26日

10:00-10:40

全体学员

无领导小组讨论

/

3月26日

10:50-11:30

报名学员

参观杭州青年运动史馆

/

具体时间后续通知

学生组织干部

“我为同学做件事”志愿服务活动

/

培训期间

全体学员

基础团务测试

/

4月16日

全体学员

结业仪式

/

4月27日

全体学员

四、考核与表彰

1.考勤成绩(20分):学员须根据培训安排参加相关培训活动,原则上不得请假,确有特殊情况的允许请假,但不得超过1个半天;无故缺勤1个半天扣5分,无故缺勤1次课程扣2分。考勤分低于12分者不准予结业;其中“无领导小组讨论”需报名,限10人。

2. 基础团务(30分):学员须参加基础团务测试开卷时间:40分钟,满分100分,75分及格,低于80分者不予结业。

3. 学习心得(30分):学员须在4月20前一篇培训学习心得,字数在1500字左右保证原创不得抄袭

4.志愿服务(20分):培训期间学员以各种方式为身边的同学做一件实事,例如为健康检测的同学送物资、做好疫情排查统计、开展同学权益调查等等,于4月20日前完成并提交附件5。

5.优秀学员:根据考核成绩评选“优秀学员”,分学生组织和班团委员两类,人数不得超过30%。

6.结果运用:顺利结业的学员由院团委颁发“结业证书”可获得第二课堂学分1分;经考核获“优秀学员”称号的学员可格外增加1个第二课堂学分,并向校团委推荐优先作为“远志学校”学员候选人。

五、活动要求

1.团委组织部及“甘草学堂”班委负责会考勤和考核工作

2.参加培训的学员要遵守课堂纪律,认真做好笔记,积极思考,主动参与讨论,理论联系实际,确保学有所成

3.按时参加培训活动,不得随意缺席、迟到、早退。如确有事需请假者,请至少提前1天向团委组织部工作人员请假,以书面请假条为准;

4.遵守疫情防控管理规定,如参加线下活动需配合测温亮码注意仪容仪表,佩戴团徽;如参加线上活动,需保证网络环境良好,发言清晰,展示学生干部良好形象有中高风险旅居史正在隔离或健康检测的学员不参加线下活动


附件:

1.第四临床医学院团委“甘草学堂”(第二期)学员名单及分组

2.第四临床医学院团委“甘草学堂”学员请假条

3.浙江省共青团党团知识竞赛题库

4.第四临床医学院团委“甘草学堂”(第二期)考核登记表

5.第四临床医学院团委“我为同学做件事”志愿服务申报表



共青团浙江中医药大学第四临床医学院委员会
2022年3月13日


  • 附件【附件1-5.zip】已下载

电话:+86 0571-86633395

传真:+86 0571-86633395

地址:杭州省杭州市滨江区浙江中医药大学滨文南校区博爱楼9楼

学校微信公众号

学院微信公众号

   浙ICP备05040830号-1浙公网安备33010802003603号 Copyright ◎1959-2023 浙江中医药大学